到底有没有"神秘协议"?亚洲货币全线暴涨,真正原因是啥? 巨额美元资产回流推动!5月初,亚洲货币迎来罕见的集体暴涨,其中新台币两天内飙升6.5%。除了中国台湾寿险巨头正在对冲美元敞口外,市场还猜测,中国台湾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包括加强台币汇率、降低其竞争力的条款,这也加剧了台币的跳涨。
市场热议是否存在幕后版的"海湖庄园协议"。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外汇策略周报中认为,美元疲软并非源自某种协调性协议,而是由基本面变化推动,如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贸易冲突担忧加剧、美联储独立性争议等。在这种背景下,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资金自然流向其他市场。
摩根大通指出,亚洲强势货币背后还有一个强大推手——多年贸易顺差积累的巨额美元资产开始回流,形成了强大的外汇对冲压力。尽管台湾中央银行两次公开澄清"美国财政部未施压要求本地货币升值",但市场猜测仍在继续。
韩国财政部长日前承认将与美国财政部进行汇率问题的"工作层面磋商",而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则在新台币升值后发布声明称"并未受到美国施压"。这些模糊回应反而增加了市场的揣测空间。摩根大通认为,像新台币这样的暴涨几乎不可能在没有政策默许的情况下发生。亚洲各国外汇市场长期由监管部门主导,"无风不起浪"的说法在此情境下并非空穴来风。
与1985年广场协议不同,当前亚洲国家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政府不需要直接卖美元干预,只要通过"窗口指导"提高企业的对冲比率或要求其兑换部分美元收入为本币,就能推动货币升值。法国巴黎银行的专家表示,虽然没有哪个经济体会正式承认货币估值是谈判的重点,但市场预期却表明并非如此。
据摩根大通估计,仅中国出口商就持有4000亿至7000亿美元资产,加上其他亚洲出口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盈余,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回流和外汇对冲压力。中国近期调降美元/人民币固定汇率也被视为重要政策信号,为亚洲货币广泛升值扫除了障碍。
尽管"海湖庄园协议"是否存在仍无官方定论,但亚洲货币的上涨已在资本市场掀起涟漪。在地缘政治、宏观政策与市场预期交织影响下,一场看不见的"货币风暴"或许正在形成。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