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火机气体燃爆,20岁小伙全身90%烧伤进了ICU 新型危害悄然蔓延!一种隐蔽性更强的新型危害正在悄然蔓延,引起了烧伤科医生的关注。18岁的小郑为了合群沾染上吸食打火机充气罐(气体燃料成分为"丁烷")的恶习,在一次吸食火机气体后抽烟引发爆炸,经历了十几次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全身留下了永久性瘢痕,手指变形无法伸直。
据媒体报道,以丁烷为代表的成瘾性化学品被包装成"快乐气罐",成为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杀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自2024年起开始密集收治因吸食丁烷爆燃导致的群体伤患,累计上百例,患者烧伤严重,致死率超10%。在广东,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也多次收治因吸食打火机充气罐燃爆烧伤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十来岁的中学生。
医生提醒,随着暑期临近,中小学生陆续放假,溺水、烧伤烫伤等意外风险进入高发期。火机气体是危险化学品,吸食滥用既伤害身体,也要承担法律后果,家长要对孩子强化安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丁烷在日常生活无处不在,它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也是卡式炉常用的气体,在化工、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这一常见气体在部分人眼中却变成一种"寻找刺激"的出口。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每年收治住院患者1800多人,其中危重烧伤患者200多人。相较于电动车爆炸、火灾、强酸强碱等常见的烧伤病例,吸食火机气体丁烷致烧伤病例在过去比较少见,但在近年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