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0亿养老金被挪用骗取 民生资金安全警钟长鸣

一场针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风暴揭示了民生资金安全的重重隐患。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报告,在对25个省份4.14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中,共发现各类问题金额达601.61亿元。其中,13个省份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406.26亿元挪用偿还政府债务,另有2.83万名职工通过造假手段违规领取养老待遇5.19亿元,这些数据暴露出养老金管理链条中的深层漏洞。

超400亿养老金被挪用骗取

审计发现,一些省份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民生资金挪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及偿还政府债务,总额高达406.26亿元。此外,欺诈骗保现象也十分严重。从2009年到2024年间,16个省份的90家中介机构通过伪造劳动合同和仲裁书等手段,帮助2万余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参保。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一家中介长期向4名公职人员行贿,在材料审核和劳动仲裁环节造假,为271名不符合条件者办理参保,预计造成基金损失1.15亿元,中介非法牟利超过400万元。

养老金违规领取乱象同样令人震惊。25个省份2.83万名职工通过虚假病历和篡改档案等方式提前退休,套取养老待遇5.19亿元。例如,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名职工的档案被涂改14处,制造出"1岁工作、22岁退休"的荒诞记录,并成功办理退休。此人累计领取养老金69万元的同时,仍在其他单位任职取酬,暴露了审核机制的形同虚设。

制度漏洞也被钻营。22个省份未清理不符合全国统筹要求的"小政策",导致基金多支出187.53亿元。其中,9个省份擅自设立"取暖费"等16项待遇项目,多支出167.23亿元;20个省份违规将统筹前不符合条件的26.36万人新增待遇支出59.41亿元,全部转嫁基金承担。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