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如何应对"退单风险" 税收优惠窗口期成关键节点!尽管YU7的订单表现亮眼,但产能受限导致的交付延迟和潜在的税负增量成本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退单抗议与信任危机。面对友商的竞争压力及自身在研发投入上的积累差距,小米汽车需在交付效率、客户沟通与技术创新上寻求更精准的平衡。能否在政策窗口期化解挑战,维持销量增长以实现扭亏为盈,将是小米汽车2025年下半年的关键考验。
小米YU7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发布,这款中大型轿跑SUV甫一亮相便以突出的销售数据引发市场关注——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订单量飙升至28.9万台,这一成绩或相当于宝马在中国市场今年前5个月销量之和。然而,过高的订单量超出了小米现有产能所能立即消化的能力,部分下单者的提车时点可能延至明年,而2026年1月1日是新能源电动车购置税优惠的窗口期,因此部分客户在漫长等待之余还需承担意料之外的更高买车成本。部分"友商"也趁机打起了"截胡"的主意,使得小米退单风险增加,下半年销售业绩面临变数。
根据财政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将分阶段递减调整。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政策优惠享受日期的判定主要以商家开具发票的时间为准,而商家开具发票往往与交车时间相邻。小米YU7虽于2025年中期上市,但根据目前订单量和一二期工厂产能,想要实现在2025年内全部交付难度较大,而2026年才能提车及获得发票的购车用户或将面临高出1.5万元的税负成本。更不用说7月才准备出手的消费者,等待期可能已长至62周,注定无法赶上2025年的购置税优惠期。这一时间窗口矛盾可能成为订单履约的核心变量,加之一年左右的超长提车等待期对心态的考验,使得部分消费者产生动摇,小米的退单风险不容忽视。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