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 迈向规模化商业运营新阶段

7月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该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以风电、光伏为动力,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同时利用可再生电力分离空气中的氮气,最终通过动态合成氨工艺将氢气与氮气转化为绿色合成氨。远景氢能总工程师张健表示,项目的电力100%来自上游的绿色电力,生产使用的水也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实现了全流程生产的绿色。

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按照规划,三期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项目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具备快速标准化复制的特点。内蒙古赤峰市能源局局长王伟东认为,该项目对于探索绿电直连新模式、风光制绿氢氨技术应用,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可再生氨认证的商业化项目,其产出的绿氨已与欧洲、东南亚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将通过港口枢纽辐射全球市场。

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列入政府工作任务,目前已有22个省级行政区将氢能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驱动下,氢能产业不仅在新兴领域快速扩张,更成为传统工业城市转型的关键抓手。湖北省大冶市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矿坑变氢仓、尾矿变电站"的创新路径,实现了99.999%高纯氢的规模化量产。

在大冶姜桥制氢工厂旁的矿山上,1.7万块光伏板不仅可以年产绿电3000万千瓦,还能修复裸露山体,实现废弃矿坑的有效治理。湖北光谷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玉洁表示,该工厂在制氢纯度和效率上表现突出,制氢纯度可达到99.999%的高纯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