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创始人身价突破1500亿 国产算力股强势涨停

寒武纪创始人身价突破1500亿 国产算力股强势涨停。国产算力产业链在经过几个月的压制后,随着DeepSeek V3.1的发布情绪彻底爆发。8月22日,在寒武纪的带领下,多只国产算力股强势涨停,科创板大涨近10%,各大芯片ETF也涨幅均在10%左右。

8月25日开盘,芯片股大幅高开、热度不减,虽然盘中也有回调,但又被顽强拉起。寒武纪全天涨幅11.40%,报收1384.93元,市值接近5800亿元。

寒武纪科技由陈天石和其兄陈云霁联合创立于2016年,两兄弟都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陈云霁则主攻计算机芯片。寒武纪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一个学术团队,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根据寒武纪此前的招股书公告,首次发行价格为64.39元/股,对应的公司市值为257.62亿元。寒武纪从创立到IPO用了不到五年时间,比同期申请IPO的人工智能公司都要短。

海光信息大涨12%,市值接近4900亿元,芯原股份涨超5%。

国产算力股大涨后,各方做多情绪延续,投资机构积极推介,投资者也在寻求介入机会。当前国产算力链被多方看好,背后有产业逻辑支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多。从中长期看,国产算力链的机会广阔。

全球算力芯片市场英伟达占据主导地位,AMD和英特尔也占有一定份额。在中国市场,由于受限芯片制程,中国厂商与英伟达有一定差距,但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国产算力市场份额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进步和生态完善。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270万张,GPU卡占据70%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已超过82万张,占30%。其中,寒武纪出货2.6万片,燧原出货1.3万片。

中国算力芯片厂商主要有华为、寒武纪、海光、沐曦、摩尔线程、燧原、天数智芯等。这些厂商分为两大技术路线:以天数智芯、沐曦、海光等主打GPGPU路线,追求与英伟达CUDA兼容;另一条则是以华为、寒武纪为代表的自主生态,试图在英伟达生态圈外建立单独生态圈。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