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重启升温 市场期待政策信号

继去年8月至12月连续5个月净买入国债释放万亿流动性后,中国人民银行自2025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何时重启,持续引发关注。9月3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近日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其中,"国债买卖操作"被纳入研讨范围,点燃了市场对于"人民银行何时重启国债买卖"的关注。这一操作已暂停8个月之久,过去数月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率先作出反应。9月3日,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上涨,各期限主力合约集体收涨;9月4日,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上涨,截至收盘,各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的核心定位是流动性管理,会尽力避免对国债收益率产生过度影响,且不同市场格局下操作效果差异显著。基于当前债市表现,此时央行买入国债对收益率的下行压力会明显弱于去年,当前市场环境已较为适宜操作重启。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于2024年8月正式推出。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开展的国债买卖操作累计实现净买入1万亿元,为债券市场流动性调节和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但自2025年1月起,该操作进入阶段性暂停状态,截至第二次组长会议召开时,"空窗期"已长达8个月。

长时间暂停操作不仅让市场对操作重启的期待持续累积,此次会议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明确纳入研讨范围,更直接触发市场对政策后续动作的密集关注。"是否重启""何时重启"迅速成为当前金融市场的核心议题。从机构观点来看,多位分析师认为操作重启概率正逐步提升。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