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再添新罪证 七三一部队新史料展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5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了一批新罪证和史料,包括3010页档案、194分钟影像、312张照片、12张明信片和8封信件,详细揭露了日本细菌战的罪行。这些新证于9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其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原队员须永鬼久太和长沼久夫的口述证词尤为引人关注。

日军侵华再添新罪证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少年班也被称为"少年技术见习队",是该部队为补充人力、培养细菌战后备力量而组建的青少年团体,成员来自日本国内,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从1937年到1945年总共有6期少年班,成员总计230多人。七三一部队的核心成员会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进行召集,以求学名义让他们来上学,然后到哈尔滨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进行工作实践。1939年4月,石井四郎亲自回到日本,对少年班成员进行面试和考核。

日军侵华再添新罪证 七三一部队新史料展出

须永鬼久太回忆说,他们制造了一种陶制炸弹,这种炸弹不会因为爆炸时产生的热量而杀死跳蚤等媒介物,从而保证细菌的有效传播。长沼久夫则提到,他曾见过被称为"马路大"的关押者,并被带去参观解剖室。"马路大"在日语中原本是指木材材料,但在七三一部队,它特指被日军抓来进行实验的活人。

日军侵华再添新罪证 七三一部队新史料展出

研究人员指出,选择招募14至18岁的日本少年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型,容易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和塑造,从而成为忠诚且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细菌战执行者。在校选拔上来的孩子更倾向于组织性纪律性强、更听话、服从性更高,如果在这时注入军国主义思想,他们能够更快地转化为日本细菌战实施犯罪的工具。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