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特朗普对台政策的三大特点 突破传统框架

宁波大学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伍湘陵与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仇长根在《中国评论》月刊发表文章,探讨了特朗普与拜登对台战略的延续与变化。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敏感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两岸三地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局势。特朗普与拜登在对台政策上既有延续性,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两届政府在战略目标上高度一致,都将台湾视为制衡中国大陆的重要工具,但在政策工具、实施方式和风险偏好上存在明显不同。特朗普政府更多采用突破性、交易性手段,而拜登政府则倾向于制度化、多边化路径。这些政策变化不仅重塑了台海局势,也对中美关系、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家解读特朗普对台政策的三大特点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政策在"一个中国"政策框架下时有微调,但近年来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对台政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特朗普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措,突破传统框架。而在特朗普两个任期之间的拜登政府,虽然在政策表述上有所调整,但总体上延续了对华强硬路线,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突破了政策底线。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对台政策有何异同?政策变化的深层逻辑是什么?政策调整对台海局势、中美关系及地区稳定产生了哪些影响?

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正值中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改变了中美实力对比,美国对华接触政策被认为已经失败,"竞争"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和"修正主义国家",这一定位为其对台政策调整提供了战略依据。此外,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理念对其对台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台湾视为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的"筹码"。这种工具性的政策取向使得特朗普对台政策具有明显的交易性特征。

发表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