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手机成为地震仪!经过6年的研发和4年的试运行,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于10月10日正式启用。中国科学院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王暾表示,手机不仅能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还能作为地震仪,助力地震预警监测网不断延伸扩展。
2019年,小米集团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在手机和电视操作系统中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随后,多家主流国产手机厂商也陆续在系统中加入了这一功能。2021年6月,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上线,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开启地震监测功能,参与地震预警技术试验。
通过手机内置的MEMS传感器,用户打开地震监测功能后,手机就成为一台地震仪。目前全国已有365万部手机"地震仪",这些手机和预警中心共同构成了覆盖广泛的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手机与传统地震仪原理一致,但设备形态有所升级,能够将地震预警网延伸到传统地震预警监测仪未覆盖的区域。由于手机具有高度移动性,白天手机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到390万平方公里,夜间则可达到600万平方公里,仅沙漠等人员稀少的区域还未完全覆盖。
手机"地震仪"相比传统地震仪有数量大、建设运维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等优势。但也存在地震定位不准、误报多的风险。手机受到的震动干扰多且强度大,同时位置也处于不断移动状态,这些特点可能导致手机地震监测出现误报风险。不过,经过4年的试运行,手机预警网已经正确预警千余次地震,无一次误报。
目前,减灾所正与相关手机厂商持续优化技术,提高手机监测的可靠性,并与多家手机厂商洽谈,计划将地震监测系统预安装至手机。希望未来能与更多手机厂商合作,让手机"地震仪"更普及,扩大地震预警网范围。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