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杜绝辅助人员独立执法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司法部于10月13日发布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第二批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主要聚焦于整治"乱检查"和"乱罚款"问题。各地在推进过程中,通过强化个案监督、推动制度完善、深化数字赋能等方式,提升了行政检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有效遏制了"乱罚款"现象,为企业减轻负担,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与法治诚意。

此次发布的8个典型案例展示了治理"乱检查"和"乱罚款"的实践成果,体现了行政执法监督在纠治执法乱象、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天津某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针对街道办事处违规安排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制发文件规范行政检查;贵州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则纠正了县交警大队辅警独立执法的行为,厘清了辅助人员权责。

内蒙古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联合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部门纠正乱检查行为,优化高风险领域的检查模式;湖北某市生态环境局自查发现并主动整改了对某化工企业过度检查的问题,推动全市形成"自查自纠+全域规范"的工作模式。

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了县消防救援大队下达罚没指标的违法行为,彰显了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江西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处理了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违法违规问题,推动全县健全执法责任与过错追究制度。

山东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不当的问题,指导其根据具体事实依法适用不予处罚规定;吉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指导县林业局纠正重复罚款问题的同时,推动执法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企业因部门协作漏洞而承担额外负担。

这些案例展示了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个案整改和制度完善,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为企业营造了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发表评论

0 评论